5月29日,CCBN2021“智慧廣電+”智慧教育論壇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利舉行,論壇主旨之一是鼓勵相關企業通過智慧教室解決方案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場景的深度融合,加速實現教育體系公平、高質量發展。
智慧廣電+”智慧教育論壇現場
“三個課堂”是推進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核心應用場景,教育部《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中要求2022年實現“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與會人員提出當前“三個課堂”常態化教學面臨3大挑戰,并針對性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提高“三個課堂”滲透率,滿足常態化教學需求,讓每一間教室online。
目前,三個課堂滲透率不足,無法滿足常態化教學需求。相關智慧教室解決方案是通過各大企業協作平板、互動教學平臺、極簡云錄播、教學應用與內容、開放生態等五大核心應用的持續投入,讓“三個課堂”覆蓋每一間教室,幫助每個學校都開足課、開好課。
第二,標準先行,統一“三個課堂”互通協議標準。
教學錄播設備互通協議不統一,甚至采用私有協議,容易導致系統不互通,數據無法共享,跨廠家無法互通排課,從而形成數據孤島。倡導相關企業為統一建設標準提供技術支撐,助力實現“省-市-區縣”三級系統聯動,教室、教師與學生多端互聯。進而達到任意教室靈活結對開課,老師與學生隨時隨地教與學的目的。
第三,設置技術準入標準,提高設備質量。
一個教室設備多型號雜,故障率高,互聯互通難,容易形成數據孤島。只有通過設立統一的技術準入標準,才能減少設備型號、提升設備質量,從而降低老師的學習成本,學校的運維成本和設備故障率。
相關企業應積極結合利益相關方,推動教育信息化實現“規范與發展并行,標準與品質同行”的高質量發展。